2022年酷游ku112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 自治区、学校关于高等教育的决策部署,扎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力推进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内高水平大学和幸福美好师大建设。
这一年,我们突出政治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站上新台阶。学院党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设。通过中心组、党委会、教职工集中学习等形式深入开展理论学习30次;理论学习成果先后4次在人民网、学习强国、八桂先锋网、《当代广西》刊发,工作经验3次在学校相关会议上交流。学院新增权力清单1个、权力运行负面清单4项、廉政风险点7个,廉政风险防控制度4个,运用提醒谈话、批评教育等方式对部分问题教师谈心谈话提醒16次。2021党建考核6项任务24项具体措施全部完成整改。同时,学院党委以“清廉文旅”建设为契机,深入落实“十条措施”,开展23项“三个一”行动,“清廉文旅”模式获人民网宣传报道。陈洪波教授家庭获“广西最美清廉家庭”;李天雪教授家庭获“校级文明家庭”。打造独秀峰廉洁文化基地和党廉微阵地;编印《独秀学苑》推出清廉专栏、线上线下廉洁文化宣传,公众号推出独秀廉语、党史中的廉洁人物;积极组织廉洁文创、廉洁教育手抄报比赛形成“清廉文旅”氛围。
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带动团建”的建设思路,激活团组织活力,凝聚集体力量,推动学院集体发展。学生党员发展计划圆满完成;学院开展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部署群团工作3次,获评4个星级党支部(五星1个,四星2个,三星1个),星级支部占比超过50%,基层党建示范创优工作全面提升;学院团委荣获校级“五四红旗分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奖项;学院荣获90周年校庆工作先进集体、2021—2022年度校级先进集体(时隔多年学院再获此殊荣);2022年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单位、2022年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育人工作先进集体;校运会道德风尚奖、教工团体第三名,校气排球赛男子亚军等系列好成绩。
文旅学院开展廉洁书画活动现场
酷游ku112“反腐倡廉,涵养清风”手抄报大赛优秀作品
2022年10月31日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第四次集中学习暨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
这一年,我们创新思政格局,培育时代新人,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抓四引领”为特色,构建起课程思政与学风建设双向驱动的“一心双环”“三全育人”新格局。创新创业教育亮点纷呈,学院获国家和自治区级创新创业立项团队16个,广西“挑战杯”银奖铜奖各1项、校级“创新杯”金银铜奖共8项,“互联网+”大赛金奖银铜奖各16项,全国、全区各类技能大赛奖5项。学院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中斩获佳绩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老师奖”。在2022年广西大学生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和一二三等奖3项。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新进展,学院获批1个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和6项校级课程思政项目与“专创融合”特色课程项目,3门课程入选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3名教师入选自治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五育并举捷报频传,学院荣获校青春舞大赛一等奖和校运会道德风尚奖;
学院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拓宽教师队伍,着力培养立德树人之师。学院开展专题研究人才引进工作会议8次,组织面试20。┦14名,其中三类 1名五类2名,副高2名,七类9名。获批独秀青年学者1名、年薪制1名,学院教师攻读博士后5人;32名教师在2022年校级以上表彰中获奖,其中1名教师获评全国“向上向善创新创业好青年”;2名教师分获自治区“八桂楷模”、桂林市第七届“道德模范”候选人推荐。
文旅学院学生团队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广西区赛一等奖
学院荣获2022年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育人工作优秀单位
第四届“青春舞动校园,体育强国有我”青春舞大赛一等奖
这一年,我们深化学科专业建设,主动对接需求,高质量发展展现新气象。学院认真贯彻学校“强院兴校”战略,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中心,2个专业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专创融合项目成功立项;旅游管理专业在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得好成绩。学院学术科研取得新进展,与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和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成立省级高水平科研平台——“华南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22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6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年度项目4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学院获得广西首个考古学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为学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最多的学院;获得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立项3项;广西第17次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举办了第九届青年史学家论坛、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系列高级别学术会议,《光明日报》专题报道我院承办“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灵渠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央电视台、中国社会科学报、桂林日报头版等多次推出学院理论学习成果和学院服务广西、桂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学院为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走进乡村、贴近群众、服务一线,为乡村旅游发展建言献策,持续深化定点帮扶工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文旅力量。
华南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光明日报专题报道我院承办“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灵渠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一年,我们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学院美誉度得到新提升。学院已连续第5年登上学校点赞舞台,5名教师接受中央电视台、《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专访。1名教师受邀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0文化教育节目《跟着书本去旅行》录制。成功开展90周年校庆和院庆工作,搭建校友联络体系、举办“马林在中国”展、举办杰出校友报告会8。叻眯S押托S哑笠20次。校友捐赠文物书籍等工作获得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教育报、人民论坛、荷兰驻华使馆公众号、广西电视台、桂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人民网、人民论坛、中国教育报、中国经济网、广西日报等主流媒体15次报道学院活动,学院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充沛。
“马林在中国”展览开幕式合影
《跟着书本去旅行》家园中国·桂林篇——血色湘江节目截图
(审校人:蒋菲)